前些天收到一封讀者來信:
我是一個2歲孩子的媽媽,剛生孩子的時候在家全職帶娃,婆婆幫著照顧。
工作之後,一年多沒回職場,什麼都得適應。偶爾孩子哭鬧生病還得請假回家。本來有娃找工作就難,沒事請假領導還不待見。
回家尋求安慰,丈夫卻說那就辭職別幹了。我覺得他根本不理解我,也就懶得再說了。
和婆婆長時間相處,又積壓了些矛盾。持續性的高壓生活讓我崩潰。
前些天哄孩子睡覺,她一直哭鬧,我再也忍住不了,發起火來把自己都嚇到了,我是生病了嗎?
我現在好愧疚好難受,不過這已經不是我第一次發火了,我真的很難控制自己怎麼辦?
讀到這封信時,讓我不僅想起了前段時間大火的日劇——《坡道上的家》。
女主產後重返職場,工作壓力讓她不能兼顧家庭。本以為可以回家尋得片刻溫暖,卻被男主的忽視直接擊垮!
「別說的好像你在執行什麼重大任務一樣,只不過是當陪審員而已,這麼累的話,就去和別人說不幹了唄!孩子和工作,你沒辦法同時兼顧吧!我早就和你說過了,別勉強。」
簡直字字誅心!
女主帶娃照顧家,耗盡自己的全部力氣在和這個世界斡旋。想要得到一點溫暖和認同,卻被枕邊人的言語虐待摧毀得體無完膚!
屏幕外的我,被劇中緊湊而又細密的壓力擊打的喘不過氣來,正如看到讀者來信的那一種無力感。成人世界,本就諸多不順新的社會角色,讓我們不堪其擾。
社會心理學家G.H.米德認為,社會角色是個體在社會群體中被賦予的身份及該身份應發揮的功能。
工作之後,我們的角色從學生變成職員。結婚之後,我們的角色變成了妻子和丈夫。生娃之後,我們的角色變成了孩子媽,孩子爸。
人們在進入一個角色狀態後會形成慣性,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表現出這個角色所賦有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方式,因而往往會對新角色的轉換感到措手不及,不能適應。
生活方式的改變,逼迫我們推倒重建。
孩子的出現,成了婚後生活中的優先順序。
出門購物?算了,孩子太小,離不開人。燭光晚餐?算了,照顧娃太累了,我想睡會。夫妻生活?算了,孩子一哭,天雷再難鉤動地火。
孩子吸光了我們所有的注意力和精力,從此不再有一人獨處的悠閑時光,不再有你儂我儂的二人世界。
一切以孩子為主,我們原有的生活邊界被啃食的支離破碎,我們的生活習慣全部打碎重建。我們妥協,我們讓步,我們變成了孩子媽和孩子爸。把自我埋葬到了塵埃里。
心理上的停滯感帶給我們十足的焦慮。
心理學家埃里克森在「個人成長八階段理論」中提到,成年中期(25~50)歲的人生任務是:獲得繁衍感,避免停滯感。
這種繁衍感,可以是財富的積累,可以是事業的上升,也可以是後代的繁衍。換句話說,這是人生的積累階段。
雖然生完孩子,完成了後代的繁衍,卻影響了財富的累積和職場的晉陞,這種對於停滯的焦慮,將帶給成年中期的我們十足的壓力。
壓力事件的累積,讓我們在崩潰的邊緣試探。
成人世界總是很難找到壓力的排泄口。時間不夠,精力不足,經濟窘迫,每一項都是足以壓垮我們的稻草。
當細密的生活壓力襲來時,我們開始反擊。當我們向內攻擊時,表現為抑鬱。向外攻擊時,表現為憤怒。總是忍不住對孩子發脾氣?心理學的踢貓效應。
踢貓效應是指對弱於自己或者等級低於自己的對象發泄不滿情緒,而產生的連鎖反應。
在公司受到了委屈,回家想對丈夫抱怨。丈夫不理解自己的情緒,讓自己更生氣。看到孩子把牛奶弄撒或是調皮搗蛋,再也堅持不住了!「你怎麼這麼不懂事!」脫口而出,這就是心理學的踢貓效應。
因為對老闆發火可能會失去工作,和丈夫發火可能被懟回來。孩子這時再不懂事,就會產生「怎麼連你都欺負我」的感覺,孩子作為家庭中的弱者,承受了父母所有的壞情緒。
孩子承載了我們的未竟夢想。
很多時候我們不是對孩子發脾氣,而是對童年的自己發脾氣。我們把自己身上的遺憾投射到孩子身上,希望孩子可以完成我們早年的願望。
我們吼叫,我們發火,我們崩潰大哭。其實是對早年間的自己有著諸多不滿。
我們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,親手為孩子套上了枷鎖,鎖住了孩子,也困住了自己。
我們無法給別人自己沒有的東西。
一個從沒有被愛過的人,很難給別人足夠的愛。一個不能調節自己情緒的人,很難照顧他人的感受。
我們無法給別人我們沒有的東西。當我們無法照顧好孩子,暴躁易怒不會表達愛的時候,先坐下來、停一停,照顧下那個傷痕纍纍的自己。停一停,給時間一點時間給自己鬆綁,才能給孩子解壓。
《小歡喜》里的宋倩和喬衛東離婚後,宋倩就對英子有了諸多的期待。英子不僅要做好自己的事,還要時不時的照顧媽媽的情緒,直到最後再也堅持不住了,英子說,我做的所有努力,就是為了離開你!
一定要給自己鬆綁,才能有餘力照顧家人。
像《小歡喜》里的劉靜,老公急躁,兒子叛逆,但劉靜不急不慌,左右調和,即使在檢查自己有沒有乳腺癌的時候也緘口不言,不給家人帶來一點壓力。一如自己的名字,平和冷靜,安慰了整個家庭。
家是講愛的地方,不是講對錯的地方。停下來,給時間一點時間。別忘了,在我們是母親之前,我們首先是自己。
丈夫缺位孩子哭鬧婆婆抱怨,這部9.2分神劇道盡了職場媽媽的絕望
前些天收到一封讀者來信:
我是一個2歲孩子的媽媽,剛生孩子的時候在家全職帶娃,婆婆幫著照顧。
工作之後,一年多沒回職場,什麼都得適應。偶爾孩子哭鬧生病還得請假回家。本來有娃找工作就難,沒事請假領導還不待見。
回家尋求安慰,丈夫卻說那就辭職別幹了。我覺得他根本不理解我,也就懶得再說了。
和婆婆長時間相處,又積壓了些矛盾。持續性的高壓生活讓我崩潰。
前些天哄孩子睡覺,她一直哭鬧,我再也忍住不了,發起火來把自己都嚇到了,我是生病了嗎?
我現在好愧疚好難受,不過這已經不是我第一次發火了,我真的很難控制自己怎麼辦?
讀到這封信時,讓我不僅想起了前段時間大火的日劇——《坡道上的家》。
女主產後重返職場,工作壓力讓她不能兼顧家庭。本以為可以回家尋得片刻溫暖,卻被男主的忽視直接擊垮!
「別說的好像你在執行什麼重大任務一樣,只不過是當陪審員而已,這麼累的話,就去和別人說不幹了唄!孩子和工作,你沒辦法同時兼顧吧!我早就和你說過了,別勉強。」
簡直字字誅心!
女主帶娃照顧家,耗盡自己的全部力氣在和這個世界斡旋。想要得到一點溫暖和認同,卻被枕邊人的言語虐待摧毀得體無完膚!
屏幕外的我,被劇中緊湊而又細密的壓力擊打的喘不過氣來,正如看到讀者來信的那一種無力感。
成人世界,本就諸多不順
新的社會角色,讓我們不堪其擾。
社會心理學家G.H.米德認為,社會角色是個體在社會群體中被賦予的身份及該身份應發揮的功能。
工作之後,我們的角色從學生變成職員。結婚之後,我們的角色變成了妻子和丈夫。生娃之後,我們的角色變成了孩子媽,孩子爸。
人們在進入一個角色狀態後會形成慣性,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表現出這個角色所賦有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方式,因而往往會對新角色的轉換感到措手不及,不能適應。
生活方式的改變,逼迫我們推倒重建。
孩子的出現,成了婚後生活中的優先順序。
出門購物?算了,孩子太小,離不開人。燭光晚餐?算了,照顧娃太累了,我想睡會。夫妻生活?算了,孩子一哭,天雷再難鉤動地火。
孩子吸光了我們所有的注意力和精力,從此不再有一人獨處的悠閑時光,不再有你儂我儂的二人世界。
一切以孩子為主,我們原有的生活邊界被啃食的支離破碎,我們的生活習慣全部打碎重建。我們妥協,我們讓步,我們變成了孩子媽和孩子爸。把自我埋葬到了塵埃里。
心理上的停滯感帶給我們十足的焦慮。
心理學家埃里克森在「個人成長八階段理論」中提到,成年中期(25~50)歲的人生任務是:獲得繁衍感,避免停滯感。
這種繁衍感,可以是財富的積累,可以是事業的上升,也可以是後代的繁衍。換句話說,這是人生的積累階段。
雖然生完孩子,完成了後代的繁衍,卻影響了財富的累積和職場的晉陞,這種對於停滯的焦慮,將帶給成年中期的我們十足的壓力。
壓力事件的累積,讓我們在崩潰的邊緣試探。
成人世界總是很難找到壓力的排泄口。時間不夠,精力不足,經濟窘迫,每一項都是足以壓垮我們的稻草。
當細密的生活壓力襲來時,我們開始反擊。當我們向內攻擊時,表現為抑鬱。向外攻擊時,表現為憤怒。
總是忍不住對孩子發脾氣?
心理學的踢貓效應。
踢貓效應是指對弱於自己或者等級低於自己的對象發泄不滿情緒,而產生的連鎖反應。
在公司受到了委屈,回家想對丈夫抱怨。丈夫不理解自己的情緒,讓自己更生氣。看到孩子把牛奶弄撒或是調皮搗蛋,再也堅持不住了!「你怎麼這麼不懂事!」脫口而出,這就是心理學的踢貓效應。
因為對老闆發火可能會失去工作,和丈夫發火可能被懟回來。孩子這時再不懂事,就會產生「怎麼連你都欺負我」的感覺,孩子作為家庭中的弱者,承受了父母所有的壞情緒。
孩子承載了我們的未竟夢想。
很多時候我們不是對孩子發脾氣,而是對童年的自己發脾氣。我們把自己身上的遺憾投射到孩子身上,希望孩子可以完成我們早年的願望。
我們吼叫,我們發火,我們崩潰大哭。其實是對早年間的自己有著諸多不滿。
我們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,親手為孩子套上了枷鎖,鎖住了孩子,也困住了自己。
我們無法給別人自己沒有的東西。
一個從沒有被愛過的人,很難給別人足夠的愛。一個不能調節自己情緒的人,很難照顧他人的感受。
我們無法給別人我們沒有的東西。當我們無法照顧好孩子,暴躁易怒不會表達愛的時候,先坐下來、停一停,照顧下那個傷痕纍纍的自己。
停一停,給時間一點時間
給自己鬆綁,才能給孩子解壓。
《小歡喜》里的宋倩和喬衛東離婚後,宋倩就對英子有了諸多的期待。英子不僅要做好自己的事,還要時不時的照顧媽媽的情緒,直到最後再也堅持不住了,英子說,我做的所有努力,就是為了離開你!
一定要給自己鬆綁,才能有餘力照顧家人。
像《小歡喜》里的劉靜,老公急躁,兒子叛逆,但劉靜不急不慌,左右調和,即使在檢查自己有沒有乳腺癌的時候也緘口不言,不給家人帶來一點壓力。一如自己的名字,平和冷靜,安慰了整個家庭。
家是講愛的地方,不是講對錯的地方。停下來,給時間一點時間。別忘了,在我們是母親之前,我們首先是自己。